进化与强化学习:在热力学箭头下的同源回响
一、强化学习 vs 进化论
当我在思考如何改进 prompt 写法的时候,想到了一组有趣的类比:
- 强化学习中,有三个关键组成部分:算法、环境和先验知识
- 生物进化论中,有三个关键的概念:自然选择、环境和基因
强化学习算法,似乎是在模拟自然选择的数学本质,我们设定的奖励函数,可以看作是进化剪刀
具体如下:
算法 ≈ 自然选择:都是迭代优化的「引擎」
- 梯度下降(RL) vs 适者生存(进化)
- 环境反馈/压力:提供优化方向的导数信息
先验知识 ≈ 基因:
- 预训练模型(RL)如同进化中的保守基因序列
- 在线学习(RL)对应表观遗传修饰
所以,强化学习和进化论,似乎在解同一个优化问题:
- 强化学习用反向传播计算高阶导数
- 进化论用世代更替隐式求导
所有适应性系统都是对「选择函数」的泰勒逼近
二、强化学习与进化论的异同
核心差异:进化论从未在“最优”方向上进化
长颈鹿脖子长不是“为了吃高处树叶”而进化,它只是在“脖子长短变异+食物竞争”中,长脖子个体偶然存活率更高
没有“适应度函数”的主动优化,只有生存概率的被动筛选
| 维度 | 强化学习 | 生物进化 |
|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 驱动主体 | 人类工程师设计的目标函数 | 无主体、无目的的自然过程 |
| 优化机制 | 明确的梯度下降(反向传播) | 无“梯度”,只有生存率统计差异 |
| 时间尺度 | 毫秒级算法迭代 | 万年级种群演化 |
| 核心约束 | 计算资源、算法设计自由度 | 自然定律、物质可塑性 |
| “知识”载体 | 人工神经网络权重 | DNA碱基序列(经自然选择筛选) |
真正的共同点不在数学,似乎在信息处理结构:
- 强化学习 = 人类对“环境-反馈-决策”链条的【主动建模+数值求解】
- 生物进化 = 自然对“变异-筛选-繁殖”链条的【被动统计效应】
本质统一性在于:
- 两种系统都依赖 “环境反馈信息”与“内部状态更新” 的耦合
- 不是数学等价,而是信息流拓扑结构的相似性
- 类似“河流的蜿蜒”和“电路的走线”都遵循最小阻力原则,但物理机制完全不同
抽象归纳一下:强化学习和进化论统一于一个框架
动态调整-外部约束-存储信息
三、统一于热力学基础:能量-时间-信息
“动态调整-外部约束-存储信息”框架,看似普适,实则停留在系统表层行为的描述,没有找到什么在驱动框架运行,无法解释“为什么系统要动态调整”
3.1 能量-时间-信息 三元结构
当剥离所有术语外衣,我们会发现这两个系统共享同一套物理基本原理:
维度 | 强化学习 | 生物进化 | 物理本质 |
---|---|---|---|
信息处理 | 状态→动作→奖励的因果链 | 基因型→表型→适应度的因果链 | 热力学系统中的熵减-熵增平衡 |
能量驱动 | 奖励函数的本质是能量效率的量化 | 适应度差异的本质是能量获取效率的差异 | 能量梯度驱动系统演化 |
时间演化 | 折扣因子γ决定未来奖励的衰减率 | 世代更替时间尺度上的适应度变化 | 时间箭头下的非平衡态热力学 |
所有适应性系统,都在执行一个热力学合法的动作:
用环境提供的能量,构建内部信息结构,以局部熵减换取全局熵增——这便是生命的本质,也是智能的起源。
3.2 停止追求“更好算法”
从上面的“能量-时间-信息”三元结构来推到,似乎得到一个反常识的结果:
停止追求“更好算法”
强化学习的核心突破应来自对物理世界能量规律的更精确建模(例如用量子力学模拟分子相互作用,而非调参)。DeepMind的AlphaFold成功的关键不是算法,而是对蛋白质折叠的物理势能面精确建模。
四、思考
正如薛定谔所说,"生命以负熵为食"
进化论和强化学习额,都可归纳为:
在有限能量与时间限制中,通过构建有序结构对抗系统失序的过程(即对抗熵增)。
当我们讨论 AI 的未来时,不应仅仅停留在模型大小、数据集量级和技术细节。
我们应该回问:
- 它是否真正体现了某种“物理意义上的适应逻辑”?
- 它是否正在像生命一样,以更低的成本维持更高层次的功能结构?
标签:ai